央行出重手!房市冷卻,現在是購屋的好時機嗎?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央行出重手!房市冷卻,現在是購屋的好時機嗎?
  • Post author:
  • Post category:台灣房市

2024/11/13

今年9月,我國中央銀行推動了自2020年以來的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,此次措施被業界譽為歷來「最強」的打炒房政策。央行展現出抑制房市過熱的堅定決心,但這一記重拳也在市場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。房市交易的熱絡情景似乎從夏至突然步入立冬,9月的住展風向球指數在近半年首度跌破50,市場觀望情緒濃厚,買賣雙方的態度轉趨謹慎。

雖然10月上旬央行發布了相關的「協處措施」,放寬了對自然人因繼承房屋、實質換屋需求,以及已辦理購屋貸款者的限制,表面上看似稍微緩解了市場的壓力,但房市的寒風仍在持續蔓延。

七次信用管制的回顧

這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,以限制自然人購房貸款的條件來看,管制力道逐次加強。以下為對政策的回顧:

  1. 第三戶貸款:最初僅限制第三戶以上貸款最高成數為6成,且無寬限期;隨著政策的推進,第三戶的貸款成數已縮減至3成。
  2. 第二戶貸款:第三次信用管制開始針對六都及新竹縣市設定寬限期限制,隨後政策逐步加強,將第二戶貸款成數從7成降至5成,並將此限制擴展至全國。
  3. 第一戶貸款:在最新的信用管制中,央行首次將第一戶貸款納入管制,不得申請寬限期。

房價指數的持續攀升

從房價指數可以看出,央行此番打炒房政策的背後動機。根據清華安富全國房價指數,從2020年12月開始的第一次信用管制至今,房價指數不斷攀升,數據如下:

  • 202012:139.16
  • 20213:142.49
  • 20219:151.99
  • 202112:159.81
  • 20236:182.84
  • 20246:206.99
  • 20248(第七次信用管制前最新資料):212.05

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,房價指數累計上漲超過52.4%。若從2013年1月的基準點來看,全國房價指數更是已經翻倍有餘。如此劇烈的增長,反映了房市供需失衡與投機需求的擴張,央行的管制措施成為不得不為。

未來展望

若此次的信用管制未能有效壓制房價與交易量,未來或將迎來第八次、甚至第九次以上的管制「組合拳」。央行的意圖顯然不僅是抑制房市短期的過熱,更是希望透過穩定的金融政策,引導市場回歸理性,讓房價與交易量進入一個合理、可持續的軌道。對於台灣的房市而言,這一波寒風或許只是開始,未來半年的房市變化值得密切關注。

結論

台灣房市在過去幾年持續升溫,房價指數屢創新高,引發民怨沸騰,在央行的信用管制措施下,逐漸營造出一個健康、穩定的房地產市場,讓買賣方回歸理性。對於自住需求者而言,這是個立意良好的政策與尋屋時機。隨著政策逐步加強,投機炒作需求被抑制,房市過度熱絡的情況有所緩解,市場上真正的自住需求才有機會突出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自住需求者更適合貨比三家,在產品、價格、區位、時機、管理的組合中,尋找適合自己又投緣的「好房子」!

由衷期盼在這樣的政策引導下,未來台灣的房市能夠持續穩定發展,讓市場逐漸回歸理性,房價波動減少、供需趨於平衡,自住需求得以真正滿足。


Dean Ding

前好時價House+®產品總監、都市更新推動師、Jumpstart Pro第六屆、華人領袖100第一屆,畢業於政大地政系、政大MBA,曾任職於全球最大的商用不動產顧問公司,熟悉台灣的不動產市場,努力朝向居住正義的理想前進。